想像自己就是旅行者, 用旅行者的角度滿足旅行者!
昨天晚上與旅遊界一位知名前輩聚會, 從他身上看到戰將在戰場上廝殺的霸氣, 也看到這位前輩擁有深不可測的智武技能 (專業知識), 敬佩不已!前輩目前還在思考如何提攜未來旅遊產業的生力軍, 當然他直接在學校教書就是對這業界最給力的方式, 同時也在思考如何與不同的新創團隊合作, 一同找出新一代旅遊模式, 前輩到目前為止都那麼努力, 身為晚輩的我們, 必須更努力!今天這篇文章, 是在討論過程中, 三個我最有感觸的, 跟大家一起分享:
反向組團思考
身在台灣的旅行社要開某個國家的旅遊產品線時, 絕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組台灣人的團, 但很可能一天有一團就偷笑了. 如果反過來思考, 去旅遊目的地招團來玩, 很可能一天就有三到四個團!這些團員哪來的?各個國家的旅行者組成的, 這樣的反向組團思考, 雖然不是創意旅遊產品, 但在模式上有他的邏輯.
由在地人組裝行程
最棒的行程絕對是由在地人組裝的!由外地人特別是沒去過的, 或帶過幾次團的人組的行程, 有很大機會不會是好玩的, 行程或許看起來會順, 但景點的內容呢?他能夠呈現出當地玩法特色嗎?他能夠表達當地的文化嗎?出去玩雖然說是要開心, 但有在地人的安排, 絕對能讓旅行者回味無窮. 有點像是走馬看花與深度旅遊的差異.
我自己完全有這體驗, 就用現在在做的事情來舉例, 我們現在推出了旅遊行程規劃需求單的服務, 而這個服務本身是想幫助, 要旅遊但沒時間規劃或不知如何規劃的人, 他們只要填寫了單子, 我們就會親自替他們客製化行程表. 先前才完成一個韓國行, 但因為非常不熟悉韓國, 只能不斷上網找別人的行程, 看看旅遊書, 但這樣排出來的行程, 最後只能流於與他人的相仿, 沒有獨特性, 行程本身沒有價值. 問題就出在於不了解當地民情風俗, 無法把最能表現韓國文化的事物安排到行程中讓旅行者享受, 你說那幾個知名好吃的店家, 你進去之後是吃到好吃的食物沒錯, 但那很明顯就是給遊客去的地方, 還有沒有其他真正棒的地方呢?一定有, 但不是當地人就不知道, 所以, 我深刻體會由在地人組行程的優勢~(菸)
民族信任感
日韓兩國都有特殊的民族性, 當你的服務人員說的語言並非道地化的時候, 有很大的機率不會取得信任感, 成交率更是低的可憐. 以 USA Gateway 來說, 起初發現請墨西哥同事賣機票給墨西哥人, 這樣直接的民族溝通管道, 成交率非常高!反觀, 韓國人一聽到接電話的人的口音不道地, 馬上就把電話掛掉. 雖然這樣的例子非常極端, 但重點在於, 熟悉的口音, 熟悉的文化背景, 熟悉的姿體語言, 熟悉的話題, 不管是不是同一民族, 只要建立 (擁有) 某種程度的熟悉感, 溝通的橋樑搭的就比較快.
旅遊這件事情, 絕對需要與人接觸, 科技就算在發達, 也會需要有專人來服務. 旅遊變化性很大, 好比最近新聞 “前一天退團” 事件, 中間改行程的部份也只有人能夠妥善處理.
許多網路技術出身的新創團隊, 都會希望建立一個自動化的流程來完成所有的事情, 但忽略了民眾並不 care 你是怎麼做的, 只希望你能夠了解他的需求, 希望你擁有專業知識, 希望你是他可以信任的人. 為什麼電話不會被 Email 完全取代?拿起來就聽到聲音直接溝通, 多方便多有感覺呀~為什麼旅行社會有許多業務客服人員?行程有問題你就可以幫我解決呀~為什麼現在一堆旅遊網路平台都紛紛開實體店舖?因為直接接觸民眾呀, 減少了距離隔閡, 多了一份民族信任感呀~這樣, 你懂我在說什麼了吧 🙂
我認為旅行業因為是與人最直接接觸的行業, 旅遊產品的出發點相當重要, 是要去了解旅行者, 但別去消費旅行者, 那只會替你帶來一次性生意. 我們自己現在在開發以 “行程規劃” 為主的工具社群網站, 各種不同的行程都需要有人去研究設計,所以, 你是哪裡人?想不想做出不同有趣的行程分享給大家去玩?請與我聯絡, 我們一起討論該怎麼做吧!